如何激发团队潜能?
每个技术人员最终可能都会走上管理岗位,从最初的开发 Leader、到部门负责人、甚至到 CTO,这每一个角色的转变,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进行思维的转变。最近读的《授权》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胜任管理这个岗位。
每个技术人员最终可能都会走上管理岗位,从最初的开发 Leader、到部门负责人、甚至到 CTO,这每一个角色的转变,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进行思维的转变。最近读的《授权》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胜任管理这个岗位。
昨天晚上和一多年未见的前同事聊天,提到了程序员的年龄歧视问题: 自己年龄也 30 出头了,在思考 IT 届流传的 35 岁是一个坎的问题; 开始注重提升管理能力,担心35岁之后,一线写代码的岗位不能胜任; 公司在招聘新人的时候,有明确的年龄限制。
因为疫情,全中国人民都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,而身在武汉的我,更是没有出家门半步,坚决做到不过国家添乱。从开始的2月14到后来的2月20日,再到现在的3月10日,官方发布的复工日期一次次的推迟,我们也做好了长时间远程在家办公的准备。
2018年五月,在微信发布公众号助手之时我开通了个人公众号「不止dotNET」,到现在已经一年半多的时间了,非常时期,在家自我隔离,没事写写总结。
老板每次跟我们开会总会说起写总结的重要性,很庆幸我一直都有这个习惯。依然是要在大年初一到来之前写完这个总结。
什么是技术债?技术债是由沃德·坎宁安在1992年提出,指我们在软件架构或代码编写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做了错误的决策。随着时间的累积,这种错误会越来越多,就像背负了很多债务一样。
首先,这不是一篇广告,虽然这个标题很像。 其次,我的英语水平也很一般,所以更多的是谈谈一些失败的经历和思考,俗话说,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,失败的经验倒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。
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项目,也不管是采用瀑布模型还是敏捷开发,我们都有一个终极目标,就是能按时交付质量可靠的功能,其中质量尤为重要。 本文是我对产品质量的一点思考,如果您所在的团队代码质量很高,很少出BUG,那么可以私信我,我们可以交流下关于代码质量的一些问题。
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的迅速,作为一个技术人,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淘汰。但是学习没有速成的方法,只可能有一些技巧让我们事半功倍,本文是我对学习和读书的一点思考。
最近996很火热,也来凑凑热闹,在文章的开始,先表明我的立场:坚决反对996。 什么是996?